Leo老師在對撒下24VS代上21的對觀研究中,從文學詮釋的進路分析經文本身的細節,透過比較異同分析作者的寫作方式和目的,並從文理處境中分析兩章所處的位置和起到的作用。文章同樣留下一個開放的結尾:「或許在對比這兩個不同的版本之後,能讓我們掌握更多內容上隱含的意義」,至於這隱含的意義,讀者可以自己細味。
對觀研究中,常會對經文的不一致之處給予合理想像來彌合差異,以形成連貫一致的敘事。撒下和代上的這兩段經文本身存在許多gaps,給讀者空間去思想。不僅如此,設若按照撒母耳記下成書在先、歷代志上成書在後,那麼同一事件在流傳中所產生的變化,及其所反映的不同時期作者不同理解,也存在詮釋的空間。
例如,撒下24耶和華向以色列人發怒,激動大衛數點人數,大衛在數點後自責,禱告悔改,神降災又阻止天使滅城。代上21撒旦攻擊以色列人,激動大衛數點人數,神不喜悅,大衛悔改,神降災並差天使滅城,又後悔並阻止天使滅城。Leo老師指出在這兩章經文中關於「上主」的角色塑造是有差異的。撒母耳記中「上主」激動大衛又降災懲罰他,這樣的角色衝突在在歷代志中得以解決,代下是撒旦激動大衛,而上主則是事後出現。若從傳播角度來看,有可能在口述歷史的傳播過程中優化了角色,投射出傳播者對上主公義仁慈形象的某種期待,似乎顯示了某種質樸的神義論,正如詩篇30篇中所說,他的怒氣不過是轉眼之間,他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
設若忽略傳播的因素,將經文內容進行互補闡釋,那麼由撒下的耶和華激動大衛,到代上的撒旦激動大衛,是否可以得到:耶和華允許大衛的「對頭」激動大衛呢?畢竟,耶和華是掌管全地的上主,好似約伯記中神允許撒旦伸手攻擊約伯。如果這樣理解,那麼大衛被激動數點民數這件事,是否是神對大衛的考驗?雖然大衛失敗,但在最後神攔阻滅城的天使。而歷代志則出現了撒旦的角色,這是否受到約伯記影響?事件的觸發由人與「對頭」的矛盾而引起,不是神人之間的矛盾,「上主」的角色是審判者與施恩者,公義的神降災,慈愛的神也施恩止息災禍,並親自恢復與人的關係。代上21由此開啟下文預備建聖殿的敘述,不由得使人聯想大衛是懷著怎樣的心情預備為耶和華神建聖殿?代下21:28-30寫大衛懼怕耶和華使者的刀,不敢去基遍求問神,或許懼怕和贖罪的心態多一些。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