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5 February 2023

 底本說(Documentary hypothesis)

The formation of the Pentateuch and the Primeval history
(Lecture 4, required reading) 介紹著名的底本說。Julius Wellhausen 提出這個假說是要解釋創世記兩個版本不同的創世故事。這確是一個創見(methodological breakthrough),我也不排除這個學說的可能性。不過,我始終不明白在實際操作上,是怎樣去劃分不同的底本,即是怎樣去確認哪段經文屬哪個文本?如果我無弄錯,即係根據某些特徵就假定是某一個來源(例如,稱做Yahweh 就J;稱elohim 就E; 關於宗教禮, 就P...) 。但這似乎只是文學比較上差異的描述,為何可以推論到不同的來源?把其他經文劃分成不同底本,就似乎只是把經文fit 入這個假設入面?到底這算不算真係論證這個理論呢?另外,正如p.43,"E is fragmentary throughout the Pentateuch." 那麼,E是一個獨立的底本的evidence 似乎有點弱吧?


聖經是歷史嗎?

這星期的閱讀及videos(考古、神話、底本說…)引伸的問題都是關於聖經是否(現代意義下的)歷史。我記起上學期NT in contexts,讀到 Bart D. Ehrman 在 The New Testament: A Historical Introduction to the Early Christian Writings (p.56-59) 指出古代傳記 (ancient biography) 不是要準確記錄事情發生的細節、地點及時序,而是透過重述主角的軼事和言談描繪其特徵及思想。若從這角度來思考希伯來聖經,可能會令我們舒服點。


05 February 2023

2 comments:

「歷史書」不是說歷史、「先知書」不是說預言

 基督教舊約聖經中「歷史書」和「先知書」佔了不少部分,希伯來聖經將其中絕大部分看為「信息上/下」,這個分類方法的確為只認識基督新教聖經的筆者帶來一點嶄新的視野;課堂上亦花了不少時間解釋歷史書的真實性問題。以下只一點點整理。 聖經中歷史書的價值不在於歷史事實,讓我們了解某個歷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