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27 January 2023

開學兩個星期讀咗乜reading?

就係Bruggemann "Imaginative Remembering"和郭漢成牧師"聖經詮釋的三個世界"

 
既然Bruggemann 提到用想像力的回憶方法寫成經文,我們或者也可以用想像力的方法去理解經文和上帝。119日電視劇集有一個片段就係當主角( 飾演一個媽媽)聽到被綁架的兒子在電話向她說對不起時主角表現出很心痛,心痛到一句說話都說不出。我就想像亞伯拉罕在去獻以撒為燔祭的旅途中會有舉止和情緒異常心痛到說不出一句聲。以撒應該觀察得到一直痛愛自己的父親有異常的表現才會打破沉默叫我父,向父親提問燔祭的羔羊在哪裏 (22:7-8)。亞伯拉罕兩次回應叫我兒顯示父親對心愛兒子的呼喚。我想像父子二人感情深厚因此以撒配合父親的獻祭行動。 以撒年輕力壯有能力背柴應該有能力走開逃避父親的捆綁。亞伯拉罕年老力衰是不能追到捉住他。 這樣父子二人才可以完美地演繹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的情景(3:16)
 
郭牧師提到聖經詮釋的三個世界。第三個世界是指現今讀者如何理解經文的意義,提到讀者受到很多方面影響釋經,其中包括個人經驗。人在不同 的人生階段研讀聖經就會有不同感受。例如士師記第19章講述利未人和他妾侍並基比亞的惡行,以前會覺得以色列人所作的有些不可思議。現在覺得這記錄反映人的軟弱和罪性。人大咗就體會多咗人的軟弱,罪性和神的恩典。

這就是我看完兩份文章和電視劇集的感想。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歷史書」不是說歷史、「先知書」不是說預言

 基督教舊約聖經中「歷史書」和「先知書」佔了不少部分,希伯來聖經將其中絕大部分看為「信息上/下」,這個分類方法的確為只認識基督新教聖經的筆者帶來一點嶄新的視野;課堂上亦花了不少時間解釋歷史書的真實性問題。以下只一點點整理。 聖經中歷史書的價值不在於歷史事實,讓我們了解某個歷史事件...